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机床设备
南京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网络 2024-05-18

□ 本报记者 颜芳 徐晋

人均gdp,省会城市第一;地均gdp,14个特大城市之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省内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连续5年保持100%、稳居全省首位……

诸多第一,多维度说明省会南京的发展水准。在发展关键之年,南京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5月16日,南京市市长陈之常带队走进我省举办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首场发布会,详解南京解题思路。

锻造产业强市

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陈之常介绍了以创新、产业、绿色转型、改革开放为关键词的四大部署。其中厚植产业强市“新动能”是这两年南京一以贯之的发展主航线。

最近,南京和中石化、宝武、长安、上汽、上汽大众等企业携手谋划推进了一批总投资千亿元的重大转型项目。今年以来,南京招引项目400多个,其中高能级项目10个。省市500多个重大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近年来最好水平。

当下,南京正抢抓机遇,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通过加快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重大技改突破行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让支柱产业能够更快地实现焕新升级。

在新兴产业领域,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材料等5个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均超过千亿元,南京正以工业软件、开源软件为新的发力点,全力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江北新区是全国第13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国务院赋予的四大任务,其中就有成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使命担当。据介绍,江北新区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超500家,已经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全产业链格局;生物医药主攻“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方向,一类新药近两年新上市3个、目前在研200余个,产业营收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强表示,在全面提升新区新兴产业价值能级的同时,江北新区正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依托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等平台,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脑机领域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力争形成新竞争优势。

事实上,面对未来产业,整个南京的态度都是抢滩占先、加速布局。南京市副市长吴炜介绍,南京部分未来产业已形成一定优势,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的碳化硅电子器件已实现规模量产,以未来网络大科学装置为基础的“东数西算”安全新总线示范项目以及城市算力调度网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瞄准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商业航天、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领域,南京要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为发展蓄力。就在5月15日,南京召开了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总投资超300亿元的37个项目签约,发布了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抢占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释放独特潜力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南京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第一战略,也是南京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紫金山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原子极限微制造、基因及细胞仿生等大科学装置,还有若干在宁基础科学中心和研究中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这些科技创新的“殷实家底”,也是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陈之常介绍,南京当下的发展思路是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过去10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10倍、突破1万家,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南京始终将聚焦点放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畅通科技和产业供需对接上。

当好“挖矿人”,优化成果发现和对接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发布和披露制度,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两张清单”实时发布。

建强“主阵地”,深化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南京市发改委主任钱维举例说,南京国轩组建了200余人的工艺研发团队,市发改委促成南京国轩与南京工业大学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协同开展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等研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建好“中继站”,提升转化平台发展质效。从今年起,南京滚动重点支持建设10家概念验证中心、10家中试基地,遴选20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40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25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壮大,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

织牢“保障网”,制定出台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操文荣介绍,2023年南京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位居全国第五,私募股权投资活跃度位居全国第六。南京为科创企业引入100亿元低成本资金,在全国首创设立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轰响开放引擎

开放,是发展的引擎,也是实现城市跃升的重要变量。

“实际使用外资水平保持正增长,外资利润再投资规模全省第一,跨境电商、‘新三样’出口规模在全省都是第一位。”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介绍。

“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让全球企业共享南京机遇,也让南京企业畅达全球市场。”邓智毅表示,要从制度建设、强化“硬联通”以及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三大方面促进南京的高水平开放。

就在上个月,全球最大的醋酸及衍生物生产基地——塞拉尼斯(南京)化工有限公司乳液三期项目开工,此次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7万吨乳液项目,不仅可满足当下市场需求,还将聚集一批优质项目,延伸拉长产业链条。

5月9日,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投资扩建其南京基地的先进助剂装置。此次扩建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包括一条采用尖端技术的生产线,用于生产高性能分散剂,满足亚洲及其他地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据介绍,该新生产线总投资90多亿元,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而此次扩建是扬子扬巴轻烃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总投资达268亿元。

以开放“硬联通”为突破口,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南京是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省内唯一同时拥有千万级大型机场、亿吨级港口和国家级高铁枢纽的城市。去年以来南京新开辟纽约、达卡、波士顿等新的国际精品航线,目前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发,可通达9个国家、3个地区。

以开放促发展,南京正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全球ceo到访南京”两大行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跨越山海,一个更加开放的南京,必定成为一个发展更高质量的南京。

编辑:cxl
阅读:75
图片资讯 更多>>
  • 6FX3002-5BL02-1AD06FX3002-5BL02-1AD0
  • 6FX3002-5CL01-1AD06FX3002-5CL01-1AD0
  • 6FX3002-2DB10-1AD06FX3002-2DB10-1AD0
  • 青春奉献、温暖传递,华理志愿服务进行时